DB6109∕T 308.2-2024 富硒香菇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安康市)
ID: |
1EBA433E18724E0495274EE4BF007EF5 |
文件大小(MB): |
0.2 |
页数: |
4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CS 65.020.20,CCS B20,DB6109/T 308.2-2024,6109,安康市地方标准,富硒香菇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2024-08-08发布2024-09-09实施,DB6109/T 308.2-2024,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6109/T 308《富硒香菇》的第2部分,DB6109/T 308《富硒香菇》已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菌棒生产技术规程,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秦山珍硒食用菌有限公司、平利县塘坊食用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三秦森工,菌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园园、王勇、李悦、丁建、李登炎、秦宝福、韩宝康、李全顺、张姣、夏曾,润、余功军、杜小平、冯鹤婷,本文件为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电话:0915-8170000,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恒口大道1号,邮编:725021,DB6109/T 308.2-2024,1,富硒香菇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富硒香菇栽培中转色管理、越夏管理、出菇管理及废菌料利用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富硒香菇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J 588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DB61/T 1395.3 设施香菇生产第3部分:栽培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转色管理,4.1 温湿度控制,温度控制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4.2 翻堆,当菌丝颜色由白色转为黄褐色,转色面积达到菌棒1/3时,及时翻堆,5 越夏管理,菌棒内温度不超过30℃。若温度超过30℃,立即翻堆,并采取通风降温、棚顶喷淋等措施,6 出菇管理,6.1 脱袋,6.1.1 脱袋条件,待菌棒转色完成,有少量原基出现时脱袋,6.1.2 脱袋方式,用消毒刀片纵向划破脱袋,将菌棒轻放至出菇架,6.2 催蕾,采取6℃~8℃温差刺激催蕾,空气相对湿度85%~90%,直至子实体形成,6.3 育菇,DB6109/T 308.2-2024,2,保持棚内温度15℃~25℃,空气相对湿度85%~95%,散射光照,通风良好,氧气充足,6.4 采收,按照DB61/T 1395.3规定执行,6.5 注水,每潮香菇采收后,菌棒晾5d~7d,采用真空负压注水机注水,并补充外源硒,硒浓度为2mg/L~10m,g/L。注水后的菌棒重量不超过原重量95%,7 废菌料利用,7.1 基料化利用,可用于代替生产富硒食用菌的部分基质,如富硒平菇、富硒草菇、富硒大球盖菇等,7.2 肥料化利用,可用于发酵生产富硒肥。用于饲料生产的原料,或腐熟、灭菌后,用作其他作物的基质或有机肥,7.3 其它,按照HJ 588规定执行……
……